关闭

举报

  • 提交
    首页 > 人物特写 > 正文
    购物车
    0

    泸县历史人物介绍

    信息发布者:bluesky
    2018-09-30 21:55:28    来源:博雅人物   转载

    屈张


    [公元1922年-2010年]

       原石家庄铁道学院院长(副军职)、副教授屈张同志于2010年5月23日凌晨3时30分因病去世,享年89岁。
      屈张同志曾用名屈义坎,1922年12月出生于四川泸县,1948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土木系,获学士学位。1948年9月参加革命工作,1950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铁道纵队工程部工务员;铁道兵团工程部技术员、工程师;铁四师施工技术处副处长;铁道兵学院训练部桥梁教研室副主任;铁道兵学校第二学员队教员;铁道兵技术学校铁工教研室主任;铁道兵工程学院训练部副部长;铁道兵工程学院副院长;石家庄铁道学院副院长、院长;1989年9月离职休养。屈张同志是第五届、第六届政协河北省委员,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理事、桥梁结构工程分会副理事长。
      朝鲜战争爆发后,屈张同志于1950年12月至1953年10月随部队入朝作战。曾到铁原最前线一带工作并参加了京义线南段至开城的线路桥梁侦查、抢修工作。因不畏艰难困苦、表现突出,0完成任务,荣立二等功一次、三等功一次,被授予朝鲜国旗勋章。回国后,长期从事铁路建设的教学、科研工作,在桥梁设计、施工组织和桥梁抢修等方面有较高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为新中国铁路建设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
      在担任学校领导职务期间,他敢于创新、目光前瞻,在推动从严治校、深化教学改革、加强学科建设、提高培养质量等方面做了大量基础性、开拓性工作,为学校建设和发展倾注了毕生心血,为党的教育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
      
      

    陈万志


      陈万志,男,汉族,1944年11月生,四川泸县人,研究生,工学硕士,研究员,1968年9月参加工作,民盟盟员。1963.09-1968.09合肥工业大学机械工程系铸造专业学习;1968.09-1979.09重庆汽车发动机厂技术员;1979.09-1982.03重庆大学机械工程二系铸造专业硕士研究生;1982.03-1988.11重庆大学机械工程二系助教、讲师、副研究员;1988.11-1992.07重庆大学资源综合利用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1992.07-1998.05重庆大学资源及环境工程学院副院长、研究员;1998.05-2000.11重庆大学资源综合利用工程研究中心主任;2000.11-2002.04民盟重庆市委副主委、重庆市环境保护局副局长;
      2002.04~2002.12 民盟重庆市委主委、重庆市环境保护局副局长
      2002.12~2007.01民盟中央常委、重庆市委主委,重庆市环境保护局副局长
      2007.01~2007.07 民盟中央常委、重庆市委主委,重庆市政协副主席,市环境保护局副局长
      2007.07~    民盟中央常委、重庆市委主委,重庆市政协副主席
      九届全国人大代表,十届全国政协委员,重庆市一届政协常委、二届、三届政协委员


    黄德珍


       黄德珍 (1933.3—)女,四川泸县人。擅长版画、油画。 1950 年肄业于川南师范美师科。1951年后任《新华日报》、《大众画报》、《群众文艺》美编。 1959年于四川美院油画专业毕业。历任峨嵋电影制片厂、重庆电影公司美术设计,四川美术 家协会专业画家,二级美术师。作品版画《晨》入选1956年全国青年美展,《白娘子》、《 李慧娘》、《虎皮鹦鹉》等被中国美术馆收藏,版画《为了明天》入选第六届全国美展,《 哺》入选第七届全国版画展,《彝女》入选第十四届全国版画展。1996年获鲁迅版画奖。


    庞家夷


      庞家夷(1940.5—)四川泸县人。 擅长漫画、工笔重彩画。 自学绘画。1966年开始美术创作。多次入选省、全国各种美展。十余次获奖。  连环画《天然气史话》入选全国科普美展,漫画《关云长过五关》入选第七届全国美展,《散聚》( 合作)获 第四届中国体育美展一等奖、1997年中国新闻漫画金奖、中国新闻奖银奖,被洛桑国际奥林匹克总部博物馆收藏。 


    鱼朝恩


    [][公元722年-770年]

       鱼朝恩,唐朝的擅权宦官。泸州泸川(今四川泸县)人。唐玄宗时入宫当太监。安史之乱发生后,随唐玄宗出逃,侍奉太子李亨,颇得信用,历任三宫检责使、左监门卫将军,主管内侍省,统率神策军。最后被宰相元载设计缢死。鱼朝恩的出现大大加强了宦官的实力,为唐朝中、晚期的宦官专权局面埋下了伏笔。
      肃宗乾元元年(758),任观军容宣慰处置使等职,负责监领九个节度使的数十万大军。唐军收复洛阳后,鱼朝恩被封为冯翊郡公,开府仪同三司。代宗广德元年(763),吐蕃兵进犯 ,代宗出逃陕州(今河南三门峡西)。鱼朝恩以保驾有功,被封为天下观军容宣慰处置使,并统率京师神策军。后领国子监事,兼鸿胪、礼宾等使,掌握朝廷大权。干预政事,慑服百官,不把皇帝放眼里,贪贿0。置狱北军,人称地牢,破孩无辜。大臣元载知代宗对其不满,乃与皇帝谋除之。大历五年(770)三月癸酉(初十)(4月10日)寒食节,代宗乘宫中宴会后召见之机,捕杀鱼朝恩。
      天宝末年,鱼朝恩进入内侍省,初为品官,后为唐肃宗所宠信,派为李光进的监军。后被任命为三宫检责使,左监门卫将军知内侍省事。
      乾元元年(公元758年),鱼朝恩被封为观军容宣慰处置使,监李光弼等九节度使军。
      上元二年(公元761年)二月,有人传言,说洛中将士皆幽州、朔方人,思乡心切,兵无战心。鱼朝恩却信以为真,屡次上言肃宗,请命李光弼率军攻取洛阳。结果邙山(今河南洛阳北)之战,官军大败,河阳、怀州失守,鱼朝恩也狼狈逃回陕州。
      广德元年(公元763年)十月,吐蕃军进犯泾州,不久逼近京师,唐代宗逃往陕州。当时禁军离散,仓猝之际,一时难以召集,鱼朝恩率驻陕州军及神策军奉迎,军威方振。因此唐代宗对鱼朝恩倍加宠信,任他为天下观军容处置宣慰使,专典神策军,时常出入禁中,权宠无比。
      永泰年间,鱼朝恩被加封为国子监事,兼光禄、鸿胪、礼宾、内飞龙、闲厩等职,进封郑国公。
      大历五年(公元770年),宰相元载密奏请杀鱼朝恩,并以重金贿赂鱼朝恩亲信周皓、皇甫温二人,暗中观察此人。三月寒食节的时候,皇宫举行宴会,宴会结束后,鱼朝恩回家之际,代宗叫他留下来讨论事项。等鱼朝恩一到,代宗便责难他图谋不轨,鱼朝恩为自己辩护,此时周皓与左右将之擒获,缢杀之。


    邓尚春


    [公元1969年-1988年]

       邓尚春,1969年8月出生在四川省泸县牛滩区清和乡堰坝村。孩提时,其父邓正田是共产党员、-,常给他讲解放军的英雄故事。在邓尚春的幼小的脑海里,便印下了解放军英勇杀敌的形象。渐渐地长大以后,黄继光董存瑞的故事,《谁是最可爱的人》书中志愿军战士的英雄事迹,深深地打动了他。他立志要做一名光荣的解放军战士。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在学校,邓尚春勤奋好学,尊敬师长,团结同学,热心公益事情,常常受到老师和校长的表扬;在校外,他热爱集体,热爱劳动,乐于助人,经常在上学的路上扶老携幼。家乡父老乡亲无不交口称赞:“邓尚春是个好孩子!”
      初中要毕业时,老师布置了一道作文题:《我的志愿》。邓尚春在作文中这样写到:“我的志愿是服从党和祖国的安排……如果我没能升上高中,我将去参军,为保卫祖国的安宁,人民的幸福,贡献出自己的青春年华……”
      1987年10月,征兵工作开始。未能升学的邓尚春想去报名参军。他把这一想法告诉母亲时,母亲劝他说:“弟妹都在读书,家里经济不宽裕,现在你长大了,去跟你叔父学手艺,帮助家里挣点钱。”从小就立志要当兵的邓尚春,耐心地劝说母亲:“妈妈,学手艺固然好,但是当兵保卫祖国更重要。再说,爸爸也当过兵,您就让我去参军吧!”作母亲的最了解儿子的心情,她慈祥地对儿子点了点头。
      1987年11月,邓尚春如愿以偿地穿上了军装。他心情激动,高兴异常。就要离开家乡了,母亲流着泪,依依不舍;父亲拉着他的手,为他正了正军帽,谆谆地叮嘱:“当兵就是保卫国家,有国才有家,到了部队要好好干,尽心尽力报效祖国……”邓尚春带着亲人的嘱咐,踏上了去部队的征途。
      参军后,邓尚春被分配到解放军56030部队炮二连任战士。不久,所在部队接到上级命令,开赴云南老山前线执行对越防御作战任务。刚刚入伍,就将上前线打仗,这对于每一个新兵来说,是一次严峻的考验,打仗意味着要流血牺牲,邓尚春没有忘记父亲的嘱咐,没有忘记他在毕业之际的誓言:要尽力尽心报效祖国,为祖国贡献自己的青春年华。在临战训练初期,他连续四次给连队党支部递交请战书,并且坚决要求把他从迫击炮排调到无后座力炮排参加战斗。
      在战斗中,迫击炮排通常配置在距前沿较远的小二线阵地,离敌人较远,而无后座力炮排则配置在紧靠前沿的阵地。对于一个参战的士兵来说,要求到无后座力炮排,就意味着有更大的危险,但有更多的机会打击敌人。经过邓尚春的再三请求,组织上批准他调到无后座力炮排八班任战士。不久,得知该排七班要配属步兵六连到最前沿——松毛林山包担负坚守任务,他又向组织请求从八班调到七班。考虑到他是新兵,缺乏战斗经验,组织上没有同意。平时不多言、不多语的邓尚春,硬是找到指导员磨了两天两夜的嘴皮。指导员问:“松毛林山包最艰苦、最危险,你坚决要去那干啥?”他坚定地答道:“当兵就要不怕死,怕死我就不来当兵。再艰苦,再危险我都要去。”停了停,他又说:“指导员,你知道我们士兵的心情,如果当了几年兵,没打过仗,是个遗憾;可上了战场,又没见过敌人,没有与亲自与敌人交锋,更是个遗憾。我身体好,就让我去吧!”这是邓尚春的心里话,更是他不怕苦、不怕死、尽心尽力报效祖国的崇高思想的写照。经过再三研究,组织上终于同意了邓尚春的请求,就这样,他又如愿以偿地调到了七班。在临战训练中,他深深懂得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的道理,刻苦训练,精心研究射击技能,很快成了全能炮手。在肩炮射击的强化训练中,他更是严格要求自己,右肩上的皮肤被磨破了,结成了厚厚的茧子。他从不叫一声苦,喊一声累。在师组织的坚守阵地哨位现场观摩表演赛中,在射击距离超过正规考核指标近一倍的远程射击时,邓尚春以娴熟的技术,首发命中目标,取得了全师不多见的好成绩。师长赞扬他,号召全师战士向他学习。
      1988年4月17日,部队进入老山战区。邓尚春和四位战友,一起被派到老主峰左翼松毛林山包B55号阵地5号哨位。那里海拔660余米,是整个阵地的最高点,也是整个阵地最前沿的哨位。它像一支伸进敌人阵地的触角,能够及时发现敌人的行动。哨位三面受敌,四周杂草丛生,草深过人,生存条件非常艰苦。他们时刻监视着敌人的动向,不准敌人越过防线一步。如果这个哨位敌人突破,自己的整个阵地将处在敌人控制之下,后果不堪设想。这里作战位置的重要和责任之重大不言而喻。
      4月20日,邓尚春和四位战友到5号哨位接防的第三天。敌人趁他们立足未稳之机,对5号哨位实施偷袭。晚上10时35分,在洞口放哨的邓尚春,突然听到一阵空罐头盒滚动的声音,“有情况!”邓尚春马上意识到。在敌情前,他没有胆怯,没有犹豫。为了把握战机,打击敌人,他一边将敌情报告班长,一边迅速靠向沿外的战斗工事,密切注视着敌情的发展。10时50分,邓尚春透过浓浓大雾,发现哨位左右两侧约125米处,有两股敌军同时向我哨位逼近。他沉着应战,迅速起爆两枚定向地雷,随即又向敌人投掷出三枚手榴弹,击退了偷袭的敌人。
      4月27日晚,为了修复被炸断的电话线,邓尚春冒着随时可能牺牲的危险,向被炸断的电话线方向匍匐前进。当他快速接通线路,正欲起身返回哨位时,又顽强地与敌人战斗了30多分钟。在战友们的增援下,打退了敌人。
      8月2日晚,邓尚春和四名战友一道,与狡猾的敌人连续拼搏了38小时,打退了敌人六次轮番攻击,粉碎了敌人以偷袭为手段,抓捕俘虏为目的阴谋。邓尚春等人被誉为“五勇士”。
      1988年6月4日,泸县清和乡人武部给邓尚春发出了“父亲病故,母亲病危”的电报。当连队指导员把电报交给他,他低声地对指导员说:“我知道不能回去,我也不能在这个时候离开战斗岗位。”说到这里,禁不住掉下了眼泪。他真的不想回去吗?不,谁不爱自己的父母?可为了千千万万活着的父母,为了保卫祖国的安全,他不能回去,不能回去最后看一眼死去的父亲,安慰、照顾病危的母亲。他要用卓著的战绩悼念死去的父亲,安慰病重的母亲。他要把对父母深深的爱,把一片赤子之情,千百倍地献给祖国!
      邓尚春在5号哨位坚守了100多个日日夜夜。在战斗中,邓尚春经受了一次又一次血与火的考验。
      8月4日21时05分,敌人以一个加强班的兵力,在猛烈炮火掩护下,向5号哨位再次发起进攻。邓尚春首先发现敌情,立即报告上级。待敌人靠近哨位20米处时,他和战友连续投了八枚手榴弹,敌人连滚带爬退到右侧土坎下,邓尚春立即起爆了两枚定向地雷,毙伤敌人各一名。敌人偷袭不成,便对我5号哨位进行了猛烈的炮击。班长叫邓尚春和其他战士撤回洞内防止炮击,邓尚春告诉班长,他的位置利于观察敌情,请求留下,班长同意了他的请求。这时,战士王中平扛着一箱手榴弹来到他身边。突然,天空中响起了炮弹发出的呼啸声,邓尚春高喊一声:“卧倒!”并从地上跃起,一掌将王中平推倒在地。将自己身体压在王中平身上,一发六0炮弹擦着邓尚春右后肋的手榴弹带,落地0。邓尚春中弹倒下了,王中平右臂负伤。
      战友们把邓尚春抬进了工事,班长给他包扎伤口,可一连用了八个急救包,也没能止住往外淌的鲜血,他全身嵌了大大小小21块弹片。班长在哭,战友在哭,连长接到电话也在哭。
      夜空,一片漆黑,天上下着滂沱大雨。班长戈齐生守在邓尚春身边,一遍又一遍地喊着邓尚春的名字。他终于醒过来了,班长亲切地问:“尚春,你有什么要求,我代表组织,你就讲吧。”邓尚春抬起右手向上衣口袋指了指,班长摸出来看,是一封写得很工整的入党申请书。邓尚春用微弱的声音说:“班长,这是我一个月前写好的,请转交给党支部,如果我合格,请在我的墓碑上刻上共产党员几个字。”他停了停,又说:“等打完仗,去看看我的母亲……”这时,坚守在洞外的战友在呼喊:“敌人上来了!”邓尚春听到喊声,吃力地催促班长:“快——快!”
      战友们抹去眼泪,冲到阵地前,把仇恨的子弹射向敌人。当战友们击退敌人进攻,返回工事时,邓尚春已停止了呼吸。
      1988年8月,解放军56030部队一一一团政治处批准邓尚春为革命烈士,并追认他为中国共产党正式党员;1990年3月,-授予他“战斗英雄”荣誉称号。



    田海燕


    [公元1913年-1989年]

       田海燕 (1913~1989)
      笔名田钟灵、苏东。四川泸县人。中共党员。毕业于上海中国医学院。1938年赴延安,曾任抗大、中共中央战地考察团、新华社及《解放日报》、记者,重庆中共地下工作者。1949年后历任宜昌港务局局长,长江流域规划办公室、交通运输室主任。广东省第一届人大代表,武汉市第五届政协委员。1938年开始发表作品。1960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民间故事集《狼军师》、《地下白银》、《农民和农王太子》、《卖蒜老头》、《三峡传说》、《金玉凤凰》,游记《红军路上百花开》,《红色歌谣集》等。


     

    姜恒忠


       姜恒忠 (1933~)
      笔名杉松。四川泸县人。1958年毕业于云南大学中文系。历任泸县人民银行职员,犍为县嘉阳煤矿人事科干部,广西群泉艺术馆馆员,《广西文艺》,广西艺术学院文学教研室主任,副教授。1953年开始发表作品。1984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童话集《金色的小蜜蜂》、《小蝴蝶》、《一群小金鱼儿》、《神奇美妙的童话》、《猎人与天鹅》、《有罪的骡子》等。《海水开出的花》获1980年《漓江》优秀作品奖,《一群小金鱼儿》获全国第一届少年儿童文艺创作奖、广西优秀作品奖。


    阴懋德


       阴懋德,泸县云龙镇人。毕业于四川省高等学校,从事教育数十年,为泸县教育界知名人士,曾捐田产一百多石创办桐萌中学(泸县一中前身),用云龙大水河家院作校舍,培养了一大批有为青年。阴懋德擅长书法,学识渊博。民国25年(1936年)主编民国《泸县志》,为后人研究泸县地区从古代到近现代的史实提供了极为珍贵的文献资料。解放后,曾任泸州师范学校校长,泸州市副市长。晚年撰写文史回忆录,并将个人的数千册图书赠送泸州市图书馆,为保留文化遗产和弘扬地方传统文化作出了重大贡献。


    陈炜谟


    [公元1906年-1955年]

       著名作家、文艺理论家、翻译家陈炜谟(1906——1955),泸县云锦镇余家沟人。出身在一个破落的封建书香门第家庭,自幼天资聪慧,记忆力过人。早年在泸县中学读书时,就积极参加了反帝反封建的-,深受新文化运动影响,并对新文学和英语产生了浓厚兴趣。1920年考入北京大学英文系。陈炜谟是文学刊物《浅草》、《沉钟》的主要作者,又是《浅草》的主编之一。他在两个刊物上发表有短篇小说、论文、译著、介绍和长诗等作品共30余篇,其中《夜》、《烽火嘹唳》、《狼筅将军》是其代表作。鲁迅赞誉道:“《沉钟》的确是中国最坚韧、最诚实、挣扎得最久的文学团体。”1927年以后,陈炜谟在北京中法大学、川南师范、重庆大学、泸县中学、四川大学等地任教,曾在《新中华报副刊》、《泸县教育月刊》、《四川时报》、《大众文艺丛刊》等刊物上发表大量论著,主编过《江阳新声》、《星期文艺》等,发表了小说、散文、译著、杂文等,其中影响较大的有配合抗战宣传的译著《日本的威胁》、《中国统一的战线》;反映农村破产和泸县风俗民情的散文《债》、《龙灯》;回忆名人的《忆郁达夫》、《我所知道的鲁迅先生》;长篇学术论文《关于<红楼梦>评价的几个问题》、《论考据在文学研究中的作用》,以及长篇小说《乱离曲》、《爱•悔•恨》三部曲等。《人民川大》第31号在“受表扬的教职工事绩简介”中说:“陈先生是一位杰出的革命的文艺理论家。他在解放前,就一贯传播新思想,因而使部分学生走上革命道路。解放后,……成了中文系新文艺课程的奠基人之一。”他的教学效果“有口皆碑”,“他对新文艺理论的贡献极大。”曾任四川省文联常委、《川西文艺》编委等职,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陈炜谟的一生是追求进步、追求光明的一生,他是一个平凡、忠厚而又坚忍不拔、默默奉献的人。

    乡村振兴,领跑开拓,创新创造!关注家乡事,加入村网通共建美丽村庄!

    欢迎点击链接注册:http://www.nync.com/?refcode=67266

    或点击长按二维码注册

    打赏捐赠
    1
    !我要举报这篇文章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村网通立场。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