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举报

  • 提交
    首页 > 人物特写 > 正文
    购物车
    0

    “时代新人、德润龙城”暨第三届泸县道德模范选举活动

    信息发布者:bluesky
    2018-09-02 10:49:54    来源:泸县新闻中心   转载

    为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扎实推进公民道德实践活动,努力构建传承中华传统美德、符合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要求、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道德和行为规范,为“建成四个新区、率先全面小康”提供坚实有力的思想道德支撑,县文明委决定开展“时代新人、德润龙城”暨第三届泸县道德模范选树活动


    候选人事迹简介



     助 人 为 乐 



    好邻居 

    租房安顿孤寡老人



    傅从开,男,汉族,1965年10月生,兆雅镇杨九社区居民。2013年,由于房屋拆迁,社区三无老人苟仁福无处居住,社区动员他去敬老院生活,他不愿意。得知此消息,傅从开主动找到他,并邀请老人到自家居住,苟仁福以上楼不方便为由拒绝了。为了照顾老人,傅从开便自己出资租了一间门市给老人居住,直至2017年老人去世。三年多来,傅从开对老人照料有加,嘘寒问暖、看病拿药,不是亲人胜似亲人。




    爱心企业家

    热心公益回馈家乡



    王述明,男,汉族,中共党员,1973年3月生,广州尚谷贸易有限公司董事长。王述明出生于太伏镇林桥村,经多年打拼成立成都半身缘服饰有限公司,创业成功后他“吃水不忘打井人”,积极关注和帮助家乡发展,用实际行动履行企业的社会责任。2006年以来,王述明捐资200余万元,帮助家乡修建或维修村级公路、村办公室、学校,为村办公室和学校捐赠办公设备(用品),为村民购买政策性农业保险,为村民外出参观学习出钱出力,赢得家乡群众一致好评。




    农家女带领村民

    “种”出致富奔康路



    武万琼,女,汉族,中共党员,1978年5月生,泸县熟龙龙眼专业合作社联合社理事长、泸州市农技协联合会理事。她是泸县唯一一个考取了有机食品内部检查员资格证的技术员。她组建农民专合社,解决农民产品销售难问题。她在农村实用技术推广中,免费为社员提供种苗,坚持10余年开展龙眼种植、管理技术等免费培训5000余人次,先后带动当地3200余名农村群众和贫困家庭发展优质龙眼种植,为当地群众提供150多个就业岗位,带动种植户户均增收2万余元。




    义务理发十余载

    情满金山敬老院



    徐德高,男,汉族,1963年6月生,牛滩镇金牛社区居民。徐德高在牛滩望江街经营一家理发店,在时尚和消费高速发展的今天,他的理发店依然保持着最古朴的工艺和最亲民的价格。即便收入和其它美发店无法相比,但其依然坚持着每个季度到金山敬老院免费为孤寡老人理发,十年来,从未间断。他勤恳踏实,用一颗炽热的心感染着社会,他表里如一,用一颗质朴的心温暖了敬老院一百多个孤寡老人的世界。




     现身说法解民忧 

    护路六载树榜样



    杨有才,男,汉族,中共党员,1941年4月生,兆雅镇凤鸣村七组村民。杨有才所在村民小组进行花木园区土地流转之初,群众观念守旧,都不愿将土地流转给花木公司。为了带动群众,杨有才不辞辛劳,现身说法,赢得了群众的理解和支持,最终社员同意土地流转。流转后,社员不但能稳定收到承包费,还能在花木园区打工,村民增收后非常感谢他。杨有才不仅热心助人,还爱护环境,自2012年花木园区公路硬化完成至今,每天坚持义务打扫园区公路,风雨无阻。

     见 义 勇 为 



    两小儿落水

    邻居急救脱险



    苟跃全,男,汉族,1969年1月生,百和镇军大丘村一社村民。2017年4月23日上午11时左右,百和镇军大丘村村民莫洪英的孙子刘建平和孙女刘小英失足掉进了自家门前的堰塘。惊慌失措的莫洪英冲进水里先抱住了堰塘近端的刘建平,但仅三岁的刘小英已向堰塘远端飘去,并且逐渐下沉,情况十分危急。附近的村民苟跃全闻讯跳入水塘托起刘小英,拉住快要沉塘的莫洪英祖孙俩,游到了岸上。经过苟跃全应急处理,两个孩子最终脱离危险。




    好社长

    勇斗持刀歹徒



    江波,男,汉族,中共党员,1976年9月生,得胜镇得胜村六社社长。2017年8月6日上午,得胜镇大水坝村的李某和荞子坝村的周某因骑车发生口角,周某动手打李某,周围的群众因怕周某报复,都不敢上前劝说阻止。江波与父亲江维碧正好路过,见此情形,上前劝架,江波被周某用水果刀连捅数刀,造成胸部、背部受伤,江维碧左臂受伤,受伤后的江波仍坚持与周某搏斗。江波的英勇行为感染了周围群众,最终,周围群众联手将周某制服。




    细心村民

    勇救落水妇女



    沈忠鱼,男,汉族,中共预备党员,1980年12月生,玉蟾街道小马滩村十组村民。2017年7月31日晚9时许,玉蟾街道小马滩村的张家菊在家附近的鱼塘纳凉溺水,天黑四周无人,情况危急。沈忠鱼和儿子正好路过,听到鱼塘微弱的动静,本以为是大鱼翻塘。但细心的沈忠找来电筒查看,发现鱼塘有黑影,确定有人落水,沈忠鱼随即跳入鱼塘,凭感觉往水下潜去,身手矫捷地将张家菊救上岸,并对张家菊及时实施了心肺复苏,避免了事故。




    英雄老汉

    用平凡谱写生命赞歌



    郑尚权男,汉族,19646月生,天兴镇一心村村民。201657日下午2点,正在得胜镇顺河社区做木工活的郑尚全听到远处有人呼救:“有人掉进河里了!”来不及脱衣裤,郑尚权便纵身跃入三四米深的河水中,急忙向落水孩子游去。郑尚权三次潜水,才战胜了湍急的河水,够到了落水女孩,在岸边群众的帮助下救起了女孩。看到女孩安然无恙,郑尚权才悄然离开。后来女孩家人送手机以表感谢,被他婉然拒绝。

     诚 实 守 信 



    下岗工人

    诚信经营赢赞誉



    傅文学,男,汉族,中共党员,1962年10月生,奇峰镇永安社区万福综合超市负责人。从供销社下岗后傅文学选择了个体经营,他带头与工商所签订安全责任书,建立了严格的商品检验及销售台帐制度,对所有商品的供应商进行严格审核。同时将所有商品的信息,如商品的批号、生产日期、保质期等录入销售台帐,使每件商品都有据可查,从根本上避免了过期劣质商品的流入。所有商品明码标价、薄利多销,让利于消费者,受益于消费者。




    诚信村民 

    苦寻失主送还钱夹



    高大珍,女,汉族,1964年6月生,百和镇蒋坝村六社村民。2018年3月1日的晚上,百和镇社区广场有一场文艺演出。赶来看演出的高大珍在经过药房门前时,踩到了一个钱夹,发现里面有现金、银行卡、工作牌、社保卡及身份证等。为了找到失主,高大珍找来儿子,通过微信发出失主信息,发动大家寻找失主。当晚,经过多方努力,高大珍找到了失主彭女士,并送还了钱夹。彭女士准备拿钱感谢高大珍,被高大珍谢绝。




    建筑工人

    遭遇背叛毅然坚守诚信



    何吉明,男,汉族,中共党员,1972年1月生,玉蟾街道龙华村六组村民,建筑工人。2008年,历经近20年的打拼,何吉明在昆明的生意有了起色,但不料遭遇合伙人的欺骗和背叛——撤资并带走客户。何吉明带着妻女回到家乡,白手起家。2009年,他拿到了一个风貌改造项目,当时正值炎热夏天,工人很难找,但工期又很紧。为了按时保质保量完成工程,何吉明动员全家投身到工程建设中,在规定的时间内比其他施工单位更出色地完成了项目。




    创业青年

    十年努力还清债务



    胡发强,男,汉族,中共党员,1986年2月生,熠鑫皮具公司负责人。16岁南下广州打工学艺,经过4年的学习储备开起了手袋厂。在工厂快速发展两年后,无奈遭遇2008年金融危机,工厂倒闭,欠债80余万元。年轻的胡发强没有逃避和气馁,背负债务毅然坚持回到家乡再创业。经过近10年的坚持和努力,他还清了所有债务,还在家乡开起了皮具厂,带动村民就近就业。




    女农场主

    不拖欠群众一分工钱



    郑小英,女,汉族,1972年2月生,天兴镇金丰收农场主。2013年,郑小英创办了种养殖一体的金丰收家庭农场,成为泸县首个家庭农场主。创办之初,因为种植技术不成熟,无花果产量不高,品质也不够好,导致销售困难,加上农场运营初期的周转,是入不敷出。“哪怕是砸锅卖铁,也要把农户的工资垫付了!我们亏本,可能就是事业艰难一点,而拖欠工资的话,老乡们就该生活艰难了!”面对资金困境,郑小英没有拖欠过群众一分工钱。

      敬 业 奉 献  



    社区清洁工

    用双手描绘美丽乡村



    韩基华,男,汉族,1961年11月生,奇峰镇曹市社区清洁工。环卫工作虽然又脏又累,但他却把这脏活累活当成事业来干。他负责的路段总是最干净的,墙上没有牛皮癣,街道没有散落的垃圾,没有落叶。对于临时需要清理的垃圾死角,韩基华是最积极也是最投入和坚持到最后的。周围的群众也被他感染,摒弃了乱扔乱倒的陋习,自觉爱护社区环境卫生,在韩基华生病住院期间,群众还自发帮助他打扫负责的区域。




    年轻教师战病魔

    爱岗敬业铸师魂



    刘天文,女,汉族,1983年3月生,云龙镇上坪学校教师。2015年7月被查出身患直肠癌,在做完手术几个月后,被查出肝转移需要再次手术,可她心系三尺讲台,一边治疗,一边积极做着康复训练,只为早日回到工作岗位上去。出院后,她不顾医生劝导在2017年春便重返学校,主动申请教主要学科数学,在这一年半里她一边接受治疗一边教学,没有向学校提任何特殊要求,敬业精神赋予她新的生命。




    社区居民

    创业创造再续劳模风范



    罗明灿,男,汉族,1962年12月生,中共党员,玉蟾街道康桥社区居民。他是下岗“劳模”,发挥不等不靠、自食其力的精神先后在多地创业,2006年为照顾年老的母亲回到家乡开办轮胎修补店。工作中他充分利用在上海时所学的先进技术,在同行中率先使用热胶补胎,从而大大延长了轮胎的使用寿命。他工作认真、服务周到、技术过硬、收费合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了顾客、赢得了称赞,生意一年比一年好,甚至有远方的客户专程赶到他的店里来补胎或购买轮胎。 




    八旬老人

    发挥余热奉献社会



    马季章,男,汉族,1930年3月生,潮河镇桂苑社区老年协会会长。1998年以来,马季章一直担任社区的老协会长,二十年如一日始终坚守岗位、服务群众,从没得过报酬,只有年终社区发放一点慰问金。2018年老伴和大儿子去世,他深受打击,但他依然坚守岗位。在骨质增生手术后,干脆住到了老年协会,方便开展工作。他以近九十岁的高龄,发挥余热帮助贫困学生、捐资村里修桥、服务老年事业,得到群众的交口称赞。




    优秀教师

    用心用情投身教育事业



    易首都,男,汉族,中共党员,1982年3月生,百和镇土主学校教科处主任。自2001年参加工作以来一直兢兢业业、勤奋工作、甘于奉献,对于各种竞赛和征文等活动,很多老师都看成一种负担,首先会问“是不是必须参加?”“可以不交不?”而易首都却把这每一项活动当作一个机遇,一个锻炼自己、提高自己的机会。经过易首都的努力,所任教学科在县抽考中获得好成绩。自2003年正式参加工作以来多次获评优秀教师,2012-2017年连续六年年度考核为优秀。




    乡村保洁员

    每年4000多公里的守护 



    张汝宽,男,汉族,1953年2月生,福集镇草坝村保洁员。2010年,他不顾家人劝阻,走上了草坝村保洁工作岗位,为方便工作,他自掏腰包300多元购置了一辆载重手推车,成为他的助手。2011年6月19日,一场大雨致使中心村沿线垃圾猛增,他在推垃圾时摔伤,腿部肿胀,在村卫生站简单包扎休息两天后,他带着伤痛重返岗位。他每年做保洁要步行4000多公里,为草坝村“整脏治乱”工作取得好成绩作出了积极贡献。




    守护者和搜寻者

    救助路上不停歇



    邹勇,男,汉族,中共党员,19818月生,泸县救助中心副主任。巡逻在县城的大街小巷,“不让一个流浪乞讨人员受冻挨饿”是他的工作原则。他一次次在风雨街头救助流浪乞讨人员,一回回在各家医院陪伴重病患者,一趟趟在长途车上护送对象回家……从事救助管理工作以来,他救助疑似精神病患者和智障人员共计399人,成功为381名疑似精神病患者和智障人员寻亲,为18名无法查实户籍信息的办理户籍。

      孝 老 爱 亲   



    好儿媳

    照料公婆无微不至



    贺圣丽,女,汉族,1967年11月生,泸县石桥镇十三坡社区居民。2003年至2008年期间,贺圣丽无微不至地照顾着瘫痪的婆婆,为婆婆洗衣、做饭、擦洗身体,一日三餐,翻身净便,都要靠她一人操劳,一干就是5年。送走了婆婆之后,公公的身体也每况愈下。家住四楼的贺圣丽每天要将公公背到楼下晒太阳,中午又背回家。1米6不到的贺圣丽就这样背着1米7的公公上下楼,直至2017年6月,公公已瘫痪卧床,她便每天为公公擦洗身体,换尿不湿,遇到天气热,公公流汗多的时候,一天要洗几次澡,她也没有怨言。




    社区居民

    三十年诠释爱的真谛



    李德华,女,汉族,1945年10月生,玉蟾街道清溪社区居民。婚后21年,丈夫张乃泉被确诊为帕金森综合症,李德华每天要给丈夫喂药、清理大小便、擦身子、清洗衣物和做各种康复锻炼,半夜还要起来帮丈夫翻身、盖被子、解手……在李德华的精心照顾下,张乃泉能坐起来了。1998年,婆婆因病瘫痪不能自理,53岁的李德华一边照顾瘫痪的婆婆和患病的丈夫,一边打理家务,婆婆和丈夫的身上不仅没有一点异味,连家里的地板窗户也一尘不染,直到2003年婆婆去世。社区有活动,李德华都会扶着丈夫下七楼参加。




    柔弱女子

    撑起家庭一片天



    廖世莲,女,汉族,1966年11月生,海潮镇兴盛社区居民。1988年,女儿仅八个月大,丈夫熊文远被确诊为狂躁性精神分裂症。2000年,单位解体,廖世莲下岗。为了给丈夫治病,家里债台高筑。面对人生的变故,廖世莲没有放弃和妥协。她一边努力工作,一边照顾患病的丈夫和抚养女儿长大成人。凭借着为人妻为人母的坚韧她苦尽甘来。2012年女儿大学毕业并找到稳定工作,丈夫病情也有了好转,从原来每年病发2次到现在几年发一次。




    姨妈就是妈

    再续母子情



    张德琼,女,汉族,1960年9月生,得胜镇大水坝村三社村民。2011年,患有严重抑郁症的陈恭彬(28岁)意外摔伤丧失劳动力,又成为孤儿。姨妈张德琼,将他接到家里照顾。从此,张德琼夫妇省吃俭用,给他做饭、喂食、穿衣、洗衣,照顾他起居,带他出门散心,病情严重时,还要给他接大小便……最初几年,陈恭彬病情不稳定,吃饭掀桌子,半夜大喊大叫,摔东西……但张德琼不抛弃不放弃,细心照料着,为了照顾他,自己从来不出远门,让姨侄儿重新感受到母爱,重新感受到家的温暖。




    好妻子

    为爱厮守不离不弃



    赵维群,女,汉族,中共党员,1969年11月生,玉蟾街道龙桥社区二组居民。1998年,丈夫何学军因车祸导致半身瘫痪,病情加重后生活完全不能自理。从此,赵维群便担负起照顾丈夫的责任。为了避免丈夫长期卧床背部溃烂,赵维群每天坚持用热毛巾为丈夫擦拭后背;为了减轻丈夫病痛,她每天忙完就讲故事为丈夫解闷;为了防止丈夫手脚肌肉变形萎缩,她又自学推拿按摩……20年来,在赵维群无微不至地照顾下,丈夫何学军没有生过褥疮,病情也得到控制。




    好儿媳

    以身示范共行孝道



    赵显珍,女,汉族,1970年1月生,泸县二中外国语实验学校教师。2012年5月,婆婆彭大秀突发脑梗塞昏迷。婆婆的直系亲属们几次建议中断治疗送回老家置办后事,但赵显珍认为婆婆还有意识,还有苏醒的希望,便坚持让婆婆继续治疗。在她的坚持和细心照顾下,婆婆慢慢有了意识。但醒来的婆婆瘫痪了,赵显珍便带头照顾婆婆的饮食起居,洗澡、洗脚、按摩,帮着姐姐们背着婆婆下七楼去转悠、晒太阳、做理疗。在她的带动下,哥哥嫂嫂也主动照顾公公婆婆,共行孝道。

    乡村振兴,领跑开拓,创新创造!关注家乡事,加入村网通共建美丽村庄!

    欢迎点击链接注册:http://www.nync.com/?refcode=67266

    或点击长按二维码注册


    打赏捐赠
    0
    !我要举报这篇文章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村网通立场。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